栖霞公安分局仙林派出所以党建为引领,积极创新“桩钉+网格”的综治警务一体化模式,利用分局的“桩和钉”夯实、钉牢街道的“网和格”,依靠人民群众扫除社区治安管理盲区,把矛盾纠纷、事故隐患化解在第一线,社会治安满意度97.2%,谱写了新时期仙林大学城版“枫桥经验”。
打通社区管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仙林是南京最早推行网格化社会治理的地区。早在2011年,仙林街道就将辖区划分为10个一级网格、156个二级网格、1786个三级网格,“一级网格以社区为单位,二级网格根据地域面积、小区楼栋和人口数量划分,三级网格具体到驻区各个单位和楼栋、单元,并由各级网格负责人逐级进行管理和服务。”据仙林派出所副所长李翔宇介绍,栖霞公安分局的“桩钉工程”则是以所辖责任区为单位,联合社工、警辅、物业、保安、业主等人作为“桩”和“钉”驻扎在社区,协助警方承担人口信息采集与安全管理等工作。
自2016年以来,仙林派出所开始创新探索“桩钉+网格”综治警务一体化模式,将各责任区“桩”和“钉”的设置嵌入到划分好的“网格线条”中,实现社区警务工作“上门入户”全覆盖、无盲区,打通社区管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在12所高校拥有140名大学生网格员
仙林派出所32.67平方公里的辖区内分布着35个小区、13所高校、28万常住人口,其中群租群居及流动人口主要集中在南大和园责任区。南大和园责任区2014年迄今未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件,还抓获网上在逃人员2名、调解和化解各种矛盾纠纷260起、破获刑事盗窃案60多件、抓获可疑人员26名。仙林派出所教导员戴峰透露,小区发案率的大幅压降,主要得益于依托“桩钉+网格”形成的群防群治力量。值得一提的是,仙林派出所针对辖区有13所高校、18万大学生的独特资源,专门在高校保卫处长联席会议上提出了聘用贫困大学生担任专职网格员的倡议,“2017年试点,2018年推广,仙林派出所目前在12所高校拥有140名专职大学生网格员队伍。”李翔宇告诉小编。
创意主题宣传,大幅压降辖区电诈发案率
为了确保防范知识能够入脑入心,仙林派出所今年在南大兴建了一个200平方米的反电诈主题警务室,里面不仅有各种醒目的反电诈防范提醒,还将2018年辖区诈骗类案件种类统计分析图表张贴上墙。仙林派出所今年还十分“时髦”地推出了南京市首届大学生反电信诈骗创意大赛,征集了大量的原创歌曲、视频、短篇小说、剧本、漫画、海报、H5场景秀等多种体裁的反电信诈骗作品进行线上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