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警的智能警用装备,到全覆盖的高清探头;从600公里的自建主干光纤,到升级到3.0版本的“微警务”,南京公安以科技化为手段,不断扩大科技在警务工作中的应用,人们的平安生活已经与公安的各类“黑科技”密不可分,南京已打造成一支智慧化警队,平安南京首位度不断提升。
公安局有了研究院
国内顶尖专家领衔
对于普通人来说,研究院是汇集高精尖人才的地方,公安局办起研究院,其研究水平、研究成果及应用会怎么样?记者了解到,目前南京市公安局与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共同创新成立了全国首家城市一级公安研究院。目前,南京公安研究院自有人才团队70余人,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比近70%,合作团队约500人,其中,院士4人、博士100余人。
公安研究院与中国电子科学院、腾讯、阿里巴巴、360企业安全集团等6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大数据模型算法、指挥调度与控制等领域成立了8个研究中心。公安研究院立足自主研发,全面参与设计研发公安大数据工程、微警务以及视频云、人像云、语音云等重大项目建设,形成了警务大数据、互联网+政务等11个产品方向,包括智能警务应用、智慧社会管理、智联网视频、智能警用装备、信息网络安全等五大类产品系列,已有30项研发成果投入实战应用,部分产品获全国推广。
在基础网络建设上,南京如今拥有了具有公安自主产权的主干光缆计600公里的“信息高速公路”。今年以来,市公安局以“一中心、三平台”为总体框架,突出警务大数据中心建设,着力打造面向全警种应用的“警务大数据实战应用中心”。该中心已于7月1日正式上线运行投入警务实战,正在将以往单一、分散的“死数据”变成“活资源”。
今年以来,不少市民上网时发现,登录一些网站会出现这样的页面,上面写着“南京市公安局提示您,已阻止访问该网页”。“这个时候您最好不要再继续登录这个网页了,因为这个网页存在安全隐患,已被金陵网盾拦截。”市公安局有关人士表示,金陵网盾网络欺诈预警拦截系统是市公安局联合中国电信江苏分公司为网民筑起的一道强有力的“网络防线”。金陵网盾上线后,南京网络诈骗案件得到有效压降。金陵网盾自上线至今,共拦截提醒用户约7.7132亿次,日均拦截提醒约113.7644万次。其中,提醒用户约6.0386亿次,经提醒后用户停止继续访问的约占99.31%。
大力发展智慧警务
警方工作更快更智能
南京警方发力智慧警务,以最佳路径科学谋划科技强警新蓝图。牢固树立科技就是生产力、科技体现战斗力的发展思想,集全警之智,全面谋划智慧警务建设新路径,不断提高公安工作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水平。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在发展蓝图上更明晰。规划总体发展战略,发布《南京智慧警务总体技术设计白皮书》,明确“13588”智慧警务框架体系,推进构建由“一网一中心三平台”等八大要素组成的公安网络信息体系。成功举办“2018中国南京智慧公共安全高峰论坛暨智能安防博览会”,集中展示南京公安及全国智慧公共安全科技成果,不断提升南京智慧警务全国影响力。二是强化体系支撑,在应用效能上求突破。全面推进数据上云、应用上云,构建大数据基础支撑系统,汇聚整合各类应用数据。深入推进“语音云”等重大项目落地见效,大情报一体化实战平台(社区版)全局推广,实现资源高度整合、利用集约高效。三是强化专业保障,在反哺实战上做文章。打造专业团队,组建正处级建制的大数据中心。坚持“内研外联”,依托公安研究院,与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几十家国内一流企事业单位开展技术和人才交流,不断完善研究院发展生态圈。打造智能执法记录仪、智能安检系统等一系列高精尖产品,不断提升服务实战效能。
“我亲身体会了科技强警给基层带来的变革。”南京市公安局大数据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参与并见证了市公安局科信处两项创新科技利器——全省10万民警使用并在全国推广应用的警务综合应用平台(以下简称警综平台),以及全局万名民警使用、近千人拥有高级权限的大数据实战应用平台的研发打造。
目前得益于警综平台的文书系统,民警只需填写案件的基础信息就能自动生成各种材料,并通过电子签章系统报送相关领导审批。“我们还开发了电子笔录系统,即使新民警按照模板也能完成高质量的讯问;而通过科大讯飞语音系统,可以将讯问内容同步转化为文字,准确率高达90%,极大地解放了基层警力。”
科技助力打击犯罪
命案破案率100%
目前,南京市共有各类视频监控摄像机近38万台,联网接入6万多台,建立车辆抓拍等智能前端7000多套。南京公安局还依托大数据、物联网、多网融合等技术,搭建了操作简便的“视频管家”系统。依托该系统,民警实时查找、调阅图像可以提升工作效率50%以上,平均每起案件节约查找视频时间2个小时以上。“有时足不出户,就可以在办公室调阅到案发现场的相关视频监控。”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民警告诉记者,2014年以来南京已经实现命案百分之百破获,可以说科技发展直接改变了刑事侦查的速度和效率。
目前南京警方全面加强视频监控联网建设,同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机制建设、运行保障、制度设计等方面不断推出新举措,将南京打造成了安全城市。
3.0版“微警务”
已服务5500多万人次
2015年以来,南京市公安局在全国率先建成“微警务”开放服务平台,精心打造群众日常“最关心、最直接、最贴心”的掌上公安服务功能。2016年6月28日,南京公安微警务2.0版上线,引入了26项群众高频次使用的警方业务。2017年上半年,南京公安微警务3.0版本上线,精心设计9大类公安业务37项,扩充服务模块达63项,日均线上服务8万余人次,有效解决了群众办事难、来回跑等问题,让群众感到既高效又温馨。现平台已升级至3.0版,服务模块扩充至63项。全局各警种积极创新,特别是交管部门上线了大量优质服务,从违法曝光处理到轻微交通事故快处,从学法免分到驾驶人模拟考试,都可以在手机端完成。
“微警务”不但是“指尖上的交警队”,还是“手机里的派出所”“网络上的签证官”,在这个平台,市民可以办理新生儿出生登记、市内户口迁移、人才落户、出入证件办理及进度查询等。目前平台用户总数达442万,服务群众5500余万人次,日均在线提供服务8万余次;累计发布电信诈骗防范、交通出行提示、警务工作动态等各类资讯3200余篇,阅读总数超1亿次,影响力稳居各类微信政务榜前列,被公安部、国家网信办授予“全国公安网络十佳正能量榜样”称号,荣获政府和行业颁发的荣誉20多项。一线窗口压力进一步减轻,群众办事更便捷、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