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六合区 > 本区动态
“1+1+3”,南京市六合区创新乡村治理模式

  日前,被确认为第二批全省现代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的南京市六合区,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始终把乡村治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立足区域发展现状,因地制宜建立以党建为引领、网格为基础、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为路径的“1+1+3”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探索了具有六合特色的乡村善治之路。 

  “一网格一支部”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趟出新路 

  横梁街道依托76个网格党支部,打造了24个“党群工作坊”示范点。每个网格党支部和党群工作坊明确1名“代办员”, 根据前期收集整理的105项服务清单,大力推行“电话预约上门服务”“民情联络员”“便民服务联系卡” 等系列服务举措,打通了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街道为民代办各类事项5000多件,深得群众认可。   

  “以前是一个社区有一个党总支,老百姓各种各样的诉求繁杂多样,时有疏漏。现在‘一网格一支部’,每个网格党支部都有自己的党员志愿服务队,有了‘零距离’服务百姓的基础。”六合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往农村党支部以村民小组设置,全区37.6%的村民小组因党员数不足无法组建党支部,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95.4%的网格党员数符合单独成立党支部的标准,于是,支部建在网格上,同步统筹建好村民小组党小组、选好党员中心户,形成了“村级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村民小组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联动的组织体系。 

   网格党支部建起来了,如何让网格内的党员动起来?六合区统筹用好网格内闲置公房、合作社办公用房以及党员中心户自建房等资源,按照“一室一徽一旗一墙一广场”要求进行标准化打造,目前已建设“网格党群之家”135个,鼓励多网格共享共用,努力实现“格格有阵地”,初步实现了让每一名党员群众随时在“家”中议事。网格党支部也为基层为民服务资源整合提供了平台,将上面“千条线”收拢进网格“一根针”,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管家式”服务。程桥街道水韵原乡网格党支部紧邻江苏省池杉湖湿地公园,针对前来游玩的游客,党支部组建服务队伍,并准备打造有地方特色的民宿驿站,让游客们充分了解到周边的风土人情的同时,又带动了社区的经济发展。 

  “网格+”加出乡村治理大效应 

  7月26日中午,一名年轻女性冒着酷暑来到紫金农商银行六合支行营业部,要求银行柜员向他人银行卡汇去2万元。该客户紧张的神情,引起了柜员的警觉。经再三询问得知:该客户中午接到学校老师的QQ信息,告知其侄子在校受伤送医院治疗需要2万元的费用。柜员凭经验初步判断这是一起电信诈骗,便要求客户与其姐姐核实情况。不巧,客户多次联系未果,出现急躁情绪。这时作为“网银共建”兼职网格员的柜员,立即与该客户所在网格的专职网格员联系,网格员立刻通过“网格微信群”与客户姐姐联系上,确定小孩并没有受伤,避免了客户2万元的经济损失,客户对这种“网银共建”的网格化治理方式大加赞赏。  

   六合区共划分819个综合网格、159个专属网格,按照1+1+2+N”(1名网格长、1名专职网格员、2名以上兼职网格员、若干名志愿者)标准配齐配强网格服务管理力量。该区创新了“网格+”工作思路,有效提升了乡村治理的效能,为平安乡村织密了“安全网”。 

  网格+网络,六合区打造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网格化社会治理信息平台,建立起覆盖“区、街镇、村居、网格”的四级信息化系统架构体系,变手工登记为平台录入、变纸质资料为信息数据库、变人工派单催办为系统自动流转,实现“源头发现、采集建档、分流交办、检查督促、结果反馈”的完整闭环工作流程。基本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网中办”。 

  网格+警格,六合区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基础上,推动网格、警格(警务责任区)融合运行,社区民警与网格员在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日常巡查走访、基础信息采集、矛盾纠纷化解、风险隐患排查整改、重点人员监管、治安形势研判等方面优势互补、统筹推进,今年全区各类警格处置矛盾纠纷、消防安全隐患、环境卫生等各类事项69160起。 

  网格+银行,针对农村地区群众金融知识和金融风险意识淡薄的特点,利用银行机构服务网点覆盖广、专业能力强、工作人员多的便利条件,六合区创新开展“推进网(网格化社会治理)银(银行机构)共建、防范金融诈骗”专项活动,在全区范围成立20家“防范金融诈骗网格服务工作站”,230名银行机构职员作为兼职网格员组建成覆盖所有综合网格的“金融卫士”队伍,在人员密集区域开展宣传近40场次,在醒目位置张贴“金融卫士”网格员公示牌2万余张。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徐健说:“网格+银行”,有效提升农村居民防范金融诈骗能力。 

  网格+志愿服务,按照共建共治共享的要求,着力扩展网格化服务治理的参与力量,建立“网格智库”“乡贤工作室”,把有威望、有经验、有才能、有特长、有人缘、有热情的群众动员组织起来,广泛发动治安积极分子、物业保安、楼栋长、送奶工、快递员以及30000余名平安志愿者参与基层网格治理服务工作,共同担任社情民意信息员、治安防范巡逻员、安全隐患排查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努力形成网格化社会治理人人参与、治理成果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村民小组理事会”理出乡村一片新气象 

   六合区是国家民政部确定的村民自治试点单位,现在,该区783个村先后都成立了村民小组理事会。去年,六合区村民小组自治试点工作方案,入选江苏省农业农村政策创新成果。 

  针对乡村治理“上管不着、下管不了”的空悬困局,在现行法律法规框架下,组织群众成立村民理事会,引导政治素质硬、群众基础牢、致富能力强的党员群众进入理事会,通过完善制度、规范流程,推动村民理事会主要围绕村规民约、议事协商、公共事务、村民权益、矛盾纠纷、文明新风、生活生产服务等方面开展工作,通过民主协商,集体决策,代表村民行使权力。横梁街道上马村栗树丁组有260亩土地承包给种田大户,流转费用如何定价、如何分配,过去一直都是由生产队长柏正家说了算,“不管怎么做,背后总有人说闲话,我就是有一百张嘴也说不清”,成立村民理事会后,村组的事情都由理事会7名成员一起拍板,还有5名成员组成查账小组,所有账目集体签字后,再向村民公示。“承包收入一共14万多,每个人头能分到1102元,所有账都明明白白,村民也都服气!”从队长到“会长”,现在柏正家的腰杆挺得更直了。 

   “双联双议”是六合区探索出的村民小组理事会参与乡村治理的创新举措,“双联”,就是行政村、村民小组两个层级,对村级重大决策实行“上下联动”“双向互动”;“双议”,就是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前,由各村民小组进行“初审、初议”,村全体(代表)会议“复议、决议”。六合区金山村运用这套规则,对700多万元村级项目实施有效监督,对240万元惠农补贴发放和82户农村低保评定工作进行全程跟踪,充分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议政权。 

  “乡村法律服务站”成了乡亲们的最爱 

  9月10日,王某上班时右手被车床碾压受伤,该厂为减少负面影响,主动提出如果王某不申请工伤,厂里可以积极与其协商赔偿事宜。王某一时间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想起手机中加了很久、时常看看的“法润民生微信群”,便在群里咨询。线上律师很快回复: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他必须先启动工伤认定及劳动能力等级鉴定程序,再根据鉴定意见确定的伤残等级,再在法律规定的赔偿范围内进行协商赔偿比较稳妥。“真是律师的指点,我才没有走冤枉路。”王某心存感激地告诉记者。 

  六合区把乡村法律服务站建设作为乡村依法治理工作的有力抓手,全区105个村居实现“乡村法律服务站”全覆盖,服务站通过法治宣传、法律服务、法治实践等活动助力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 

  优化“12348”电话热线功能,安排4名专职律师提供7×24小时全天候服务,在街镇、村居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司法行政服务站和公共法律服务窗口发放“12348”法律服务联系卡,引导群众通过热线平台咨询法律问题。今年以来,“法润民生微信群”解答群众法律咨询1000余次,12348热线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普法宣传、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4800余人次,申请援助60余人。 

  小小 “文明实践站”撑起了乡村大文明 

  “五一”节,金山村大营宋组村民老刘儿子结婚。本来老刘想按照老风俗,儿子喜宴三天:结婚的前一天吃暖房酒,第二天吃正日酒,第三天吃新娘回门酒。村里“红白理事会”知道后,主动找到老刘,希望他按照村里规定婚事新办,并主动帮助他联系婚庆服务公司,在他家门口热热闹闹地办了10来桌酒席,一天就办完。对此,老刘很开心地说:这婚事新办真好,既热闹庄重还省事省钱! 

  该区在村居中普遍成立“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和各种志愿者服务队,做到有人管事、有章理事,遏制大操大办、攀比炫富等陈规陋习,利用各类自治组织“去除”不良风气,形成健康向上的民风民俗。2019年,全区“红白理事会”帮助村民理事2800多起,群众纷纷称赞这个事“理”得好。 

  六合区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为德治的载体,开展各种精神文明实践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区105个社区(村)中,已建成1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打造出一支新时代文明实践主力军,涌现出“红喇叭”“大拇指”“龙脐山”“蒲公英”“好邻邦”等一批文明实践品牌。他们还广泛开展“最美六合人”“好儿媳”“最美网格员”“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广泛宣传好人好事、道德模范、孝老爱亲等事迹,常态发布“善行义举榜”,在全区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氛围,极大地聚集了社会正能量,筑牢德治根基。 

  2019年,全区评选产生五星级文明户105户,四星级文明户2743户,三星级文明户17998户,评选产生星级美丽庭院372户,“让广大村民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中,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改善农民精神风貌,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六合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徐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