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辖区独居老人安装智能水表助其安心用水;开展“安心用气工程”解决居民“燃眉之急”;为老人开展智能手机运用知识培训……在鼓楼区宁海路街道北京西路社区,优质的公共服务延伸至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发生在每一个“精微网格”里,与居民的生活“零距离”。
放眼整个鼓楼区,这样的“网格+公共服务”比比皆是。该区通过以“网”聚力,用“需求网”“资源网”“内容网”三张“网”,蹚出一条“网格+公共服务”的“鼓楼之路”。
兜住“需求网”主动出击“捕捉问题”
鼓楼区地处老城,如何通过基层治理让老城焕发新貌?一张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需求网”带来解答。
“一名网格员就是一个流动的‘居民需求反馈点’。”鼓楼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依托现有综合网格,将公共服务网格员下沉网格,专职网格员做好入户走访、采集数据、了解居民需求;公共服务网格员一旦收到居民反馈立马响应,实现信息互通、力量互融,主动发现问题、兜住民生需求。”
在宝塔桥街道幕府西路社区的星河翠庭小区民情联络站里,政法网格员化身“摊主”,采用“现场讲解+答疑交流”的方式,从“被动处理问题”转变为“主动发现问题”,得到居民称赞。
除了线下站点,一个个线上的“网格微信群”也在第一时间响应关切、解决问题。
“过去,居民家中发现水、电、气等问题,只能通过拨打企业服务热线申请报修。”小市街道“网格+公共服务”融合治理平台负责人表示,在该街道,一个微信群就是一个“绿色应答站”,公共服务部门的网格员都在群里,服务效率自然跟着节节高。
织密“资源网” 联动共商“关键小事”
主城区往往因地域面积受限、老旧小区众多而带来矛盾。在鼓楼区,各类特色议事平台的出现,让一系列的问题迎刃而解。这些议事平台都有一个共同点——核心成员都来自“四面八方”,来自各行各业。
金信花园49号老旧住宅加装电梯、地铁9号线汉中门大街站裕华名居用地协议签订、裕华名居土地出让金分配……在凤凰街道,民警、法官、律师等专业人员,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群体组成了“凤凰‘理’事会”,通过“群言堂”,化干戈为玉帛,让“身边的难题”得以“破冰”。
“织密‘资源网’是鼓楼各个特色议事平台、矛盾化解平台得以成功的关键。”鼓楼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创新‘群众工作法’,调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群体的‘大力量’集中在一个个‘小网格’,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在华侨路街道广州路社区,公共服务部门、志愿者们常态化加入“网格+公共服务融合治理进社区”公益广场便民服务活动,尤其针对“一老一小”,以优质服务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近年来,该区针对居民多年的线缆杂乱、老旧小区用电增容、家庭水管老化等群众的“急难愁盼”,列出《鼓楼区“网格+公共服务”融合治理服务清单》,以“主动供给式”的“菜单服务”,实现居民生活安全与公共行业服务的协同与共赢。
细细端详这份“服务清单”,每一“页”都亮点频现——“政法服务”中,区委政法委、区法院、区检察院、鼓楼公安分局、区司法局等多个单位政法网格员组团入社区,提供了法律咨询、反邪教、禁毒宣传、防范非法集资等服务;“公共服务”中,水务、供电、燃气、通信等相关力量为居民的日常生活答疑解惑、解决难题;“健康服务”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甲医院、爱心企业为居民们提供健康政策解读、免费医疗义诊,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
鼓楼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何建表示:“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探索‘网格+公共服务’融合治理体系,增强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助力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辖区内更好地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