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下午,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徐锦辉率全市司法行政机关20余名同志来到南京江北新区法院,旁听一起行政诉讼案件。他指出,行政审判是党在司法领域联系人民群众重要桥梁,要依法化解社会矛盾;全市各级行政机关要加强诉源治理,尽量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加强司法与执法良性互动,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市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孙道林,市委政法委副书记鲍陈,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永祥一起旁听了庭审。
旁听的案件是一起因农村土地流转而引发的行政强制及行政赔偿案。原告刘某请求法院确认被告某镇人民政府强行拆毁蟹塘及相关设施的行为违法,并赔偿相应损失。庭审中,着重围绕实际经营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主体、拆除行为的合法性以及造成的损失四大争议焦点进行了法庭调查与法庭辩论。庭审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因案情疑难复杂,法庭未当庭宣判。
江北新区法院跨区划集中管辖全市基层行政诉讼案件。近年来,随着基层治理任务增多,涉基层政府的行政诉讼案件也逐年攀升。而基层治理的法治化水平,直接关系到民生福祉与社会稳定。选取上述案件组织旁听庭审活动,主要是考虑该类案件的妥善审理对于示范司法的促发展、稳预期、保民生功能,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服务“六稳”“六保”具有很强的典型性。
庭审结束后,旁听人员从庭审准备、庭审效率、庭审驾驭等方面进行了评议,并围绕行政争议府院联动化解机制进行了交流座谈。
黄永祥局长表示,7月1日新区法院履职后,市司法局与新区法院立即行动,共同调研加强府院联动化解行政争议的工作机制,议定了十项举措。下一步,市司法局将抓好府院联动机制的落实,深入贯彻全省行政复议行政应诉与行政审判府院联席会议精神,推动南京法治政府建设再上新台阶。
孙道林院长表示,南京法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但在基层执法中也存在随意性较大、前瞻性不足、规避性明显等问题。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要坚持人民性,以人民为中心,促进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公正履职;要突出规制性,对于违法行政行为坚决予以纠正;要维护权威性,当判则判,发挥司法裁判在明辨是非、规范行为中的作用。孙道林院长还指出,建立府院联动机制,对于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细化落实府院联动机制,不断提升审判能力、助推依法行政。
徐锦辉书记要求,南京两级法院要以签订府院联动备忘录为契机,与行政机关携手打造法治建设的南京范本。一是在更高站位上把牢方向,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不动摇。把党的领导贯穿于行政审判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二是在更宽格局中谋划工作,找准服务大局的着力点。要服务“六稳”“六保”,保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聚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监督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三是在执法办案中担当作为,彰显行政审判的人民性。要全面贯彻落实立案登记制,完善司法便民利民措施,拓宽法律援助覆盖面,纠正违法行政行为,确保生效行政判决履行,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四是在全新起点上开拓进取,提升南京法治建设首位度。要践行江北新区“法治先行”使命,在提升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实效、深化行政诉讼大数据运用等方面探索新路,不断彰显省会城市法治建设示范效应。五是在更高层次上凝聚合力,促进市域治理现代化。要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坚持诉源治理,提升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水平,创新府院联动机制,推动南京市域治理现代化工作走在前列。
当天,南京江北新区人民法院还与南京市司法局共同签署了《关于健全完善行政争议府院联动化解机制的备忘录》。
图文来源:江北新区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