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最高院确定的少年家事审判改革试点单位,南京中院未成年人及家事案件审判庭坚持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的理念,妥善审理“乐燕故意杀人案”“南京虐童案”等全国有影响力的案件。高度重视儿童维权,全面开展法制宣教、司法联动、判后帮扶等审判延伸工作,继续扩大南京少年家事审判工作品牌影响力。
2018年全市法院少家条线共新收902件涉少民事、刑事案件,同比上升1.12%。审结涉少民事、刑事案件916件,同比上升1.55%,结收案比为101.55%,同比上升0.43个百分点。
2018年少年家事庭被最高院评为“全国法院家事审判工作先进集体”,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巾帼文明岗”,被市妇联评为“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示范岗”。
全市少家条线始终坚持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妥善审理涉少案件。
一是严厉打击侵害儿童权益犯罪。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行为依法坚决从严打击、从快审理,并及时妥善回应社会舆论的关注;对没有从轻情节,尤其是没有法定从轻情节的,量刑上绝不失之过轻。如本次入选的超市猥亵女童获刑案,网上隔空与未成年人裸聊获刑案。对手段残忍、动机卑劣、社会危害和影响极深的入室抢劫、杀人等被害人为未成年人的重大恶性刑事案件,则坚决判处死刑予以打击严惩。
二是加强对涉案儿童的民事权益保障。通过司法联动,加强与妇联、团委、民政局、教育局、司法局等部门的协调,加大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调解力度,尽可能为未成年人争取更多权益。如本次入选的多方联动,维护困境儿童权益案,关爱儿童孤独症患者案,出卖亲生子女被撤销监护资格案。全市法院通过法院关工委、妇联、联系公益服务组织、发送司法建议等尽可能为未成年人提供相应的司法救助。
三是创新涉少民事案件审理方法,完善纠纷化解机制。借鉴涉少刑事审判模式和经验,把社会调查、合适成年人参与、心理矫治等工作机制纳入涉少民事审判维权范畴,研究和制定符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民事审判要求的特色工作方法。如本次入选的指定诉讼代理人维护未成年人权益案、父亲祖父相争夺,孩子抚养权归谁案、母子相距千里,网络视频探视新方式案。充分运用调解手段化解矛盾,依托基层“大调解”工作平台,妥善化解各类涉少民事矛盾纠纷。
四是关注回应社会热点,常态化法制宣教。自2015年起开展“法律伴我成长”法治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法制教育选修课、法制讲座、模拟法庭等。针对性侵未成年人、校园欺凌、校园暴力等社会热点给予关注回应,纳入常态化法制宣教活动中。如本次入选的校园暴力害人害己案、低年级小学生课间打闹受伤,责任谁来担案。2018年累计65000名中小学生直接从“法律伴我成长”法治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