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片偌大的管理区域,精细切分成若干个相对较小的板块,就像是用一条条线,把一张白纸划分出一个个格子。之后再为每个板块配备固定的网格员,从而将管理职责由“大而全”转变为“小而精”。
作为江北新区第一个开展网格化管理模式的街道,泰山街道选择了锦城社区作为试点单位。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网格化管理模式给社区管理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也给百姓生活带来了诸多实惠。
“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锦城社区的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依托于南京市公安局研发的“社区治理一体化平台”,通过平台实现基础数据管理、政府各职能部门间数据共享、网格员队伍管理等。社区以常住户数500户左右为网格划分标准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划分网格,将整个锦城社区划分为53个网格,将53个网格划分为15个片区,每个片区建立一个党支部,由社区两委成员担任支部书记。
锦城社区社会治理网格划分明细
泰山街道是江北新区第一个开展网格化管理模式的街道,锦城社区作为试点单位,曾多次到市局人口支队、科信处、新街口街道唱经楼社区等单位学习取经,牵头制定街道网格化社会治理实施方案、信息采集竞赛方案、网格员考核细则等,结合锦城社区的实际情况走出了自己的一条路子。
目前,锦城社区已核实户籍人口17481人,采集流动人口5414人,寄住人口8786人,非标地址4处、单位330个,房屋登记6566个,一般出租房1454个,群租房24处等。
白天社区工作人员通过电话核实居民信息,晚上网格员会挨家挨户逐一拜访。社区实施网格化管理就是要达到“社区有网、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负其责”的效果。网格管理员必须掌握所负责区域的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家庭等一些特殊群体的基本情况,这些家庭如果有什么问题,网格管理员能解决的就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再向社区、街道反映。此外,网格管理员需要及时掌握本网格内的特殊情况,包括治安隐患、居民矛盾、流动人口等,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打造泰山模式的网格化群防群治
在锦城社区,这里每家每户都有一个二维码门牌。在二维码门牌的背后,是社区网格化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锦城社区的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依托于南京市公安局研发的“社区治理一体化平台”,通过平台实现基础数据管理、政府各职能部门间数据共享、网格员队伍管理等。
选择在锦城社区开展试点工作主要是考虑到锦城社区为涉农社区,辖区面积4.2平方公里,实有人口44000余人,存在辖区面积大,人口多,涉农村组与新建规模性小区并存等特点,在社区辖区体量大,整体推动任务量大,在全街道具有代表性,因此选定锦城社区为试点单位。在试点初期,派出所主动扛旗迎难而上,社区民警对系统内原有的地址再次进行梳理,共变更注销非标地址625个,新增地址2437个,目前共梳理出标准二维码地址23644个,确保了系统内的二维码门牌地址与实际地址一一对应。
考虑到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性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分管社区工作的付直兵副所长亲请下沉至社区,以社区民警身份参与推进工作,并开通社区民警平台,与网格员同劳动同考核。在那段日子里,为克服警力紧张、警务工作繁杂等困难,社区民警顾忠、夏丽群和15名协管员全部沉入网格,对标找差,创新实干,以务实精神推进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确保植根群众,稳如泰山。
通过积极推进“社区综合警务一体化”,泰山街道以创建“平安小区”为落脚点,会同多个部门,借助各方力量,在前端管理中强化治安元素,以各类示范创建活动为平台,建立完善泰山模式的网格化群防群治,不断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五个融合”中的AB角色互补
在网格化社会治理试点工作中,锦城社区还充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在前期对标找差的基础上,创新性提出“五个融合”(在网格化社会治理中将党务、政务、社务、警务、服务融汇贯通)。根据社区民警进社区班子的相关要求,民警顾忠、夏丽群已在锦城社区任党委委员、综治中心副主任,并建议付直兵副所长任锦城社区党委副书记、综治副主任。
泰山街道社区民警进社区任职实现实体化,负责具体落实网格化日常工作,与社区干部形成AB角色互补,社区民警切实发挥以专带群,发挥实战作用,做强基础工作,做优警民关系,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目前,为切实提升网格内问题自处能力,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15个网格片区内均配齐公安、社区、市容三个角色的网格员,三位一体,切实提升便民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将便民服务理念传递给每个网格员。“弥补全科社工不足,切实加强社区基层治理,将管理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角落,切实提升便民服务质量”,徐剑锋介绍说。
一招不让的推进全覆盖工作
“看见派出所‘铁骑队’的民警们日常开展巡逻工作。这让我们的安全感增强了许多”,家住锦城社区的李先生说。据介绍,为提高街面“见警率”、“管事率”,近年泰山街道投入资金500万元,用于专职巡防特勤招募、巡防车辆配备等。街道组建了街面巡查队伍,负责街面事件的发生与干预,确保事件处置及时有效。
为落实“雪亮工程”建设,根据市、区平安小区建设相关要求,由街道综治办牵头、派出所、物业办、社区(村)共同参与,对街道辖区一些治安形势复杂的小区进行摸排调查,先后投入资金500余万,分别在明发一期、二期、景福家园、宁港一村、二村试点开展小区安防设施升级改造,安装防爬刺、人脸车牌识别系统,确保社会面监控网络正常运行,提高街面监控的使用率。
在泰山街道,以公安为主、部门参与、定岗定责的一体化联动处置格局已经形成,持续创新完善维稳处突长效运行机制,正在切实筑牢安全防线。据悉,泰山街道后期将持续发扬钉钉子精神,一招不让的抓好全覆盖工作的推进。目前,其他社区网格化社会治理信息采集工作也在紧锣密鼓的开展,街道、社区考虑将成立“两级综治中心”,在征得党工委同意的前提下,建设两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与同级综治中心一体化运行,真正长期融入各社区治理常态化工作。
下一步,街道将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结合当前“雪亮工程”和“平安小区工程”建设以及“综治警务工作一体化”改革的深入实施,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夯实整治工作基层基础,力求在排查整治工作的常态化运作手段上有所创新,在重点地区打防并举、长效化整治的效能上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