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栖霞区 > 依法治区
栖霞区新建8家“乡村法律诊所”专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今年以来,栖霞区司法局不断加大公共法律服务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力度,通过在龙潭等街道新建8家“乡村法律诊所”的扎实举措,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机关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职能功效,专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是精挑细选保质量。与江苏永衡昭辉律师事务所进行深度合作,精心挑选由6位律师组成的法律服务团队,确保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优质高效的法治服务;选定8个行政村高标准新建“乡村法律诊所”,实现对区域内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化解全方位、全覆盖和无盲点,切实提升“乡村法律诊所”对矛盾纠纷的出诊效果、诊断成效,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一线,消除在萌芽阶段,实现矛盾不上行,纠纷不上交。

  二是法律援助送上门。龙潭等街道涉农事项较多,“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仍需给予积极关注和帮扶,对困难群众的法律援助力度仍需跟进和加强。该街道现有两家“法律诊所”集中在经济适用房小区,不能全面满足辖区群众的法律援助需求,通过整合现有的法律资源,新建“乡村法律诊所”和增加法律服务人员数量,打造“家门口”的法律援助,及时回应困难群众的法律援助需求,实现对群众的需求“立马办、尽快办、满意办”。

  三是对症施策解疑惑。龙潭街道主要有7个村(居)系动迁安置矛盾多发地,涉及房产继承、婚姻家庭及动迁补偿等纠纷,彼此交织,互相关联。“乡村法律诊所”的专业值班律师每月8号、18号、28号共3次在“诊所”坐班会诊矛盾纠纷和信访案件,为社区群众的法治需要对症施策、指点迷津和把脉问诊,使社区群众真正感受到“法润系民生、律师在身边、问题好解决”的良好氛围。

  四是普法宣传广开展。每月结合街道社情民意和聚焦社会热点,举办一场(次)“法律大讲堂”普法讲座活动,选取一个村(居)开展“送法下基层”广场普法宣传,将法律由静态的条文变成生动的实践,由枯燥的规定变成实在的收获,指引更多社区群众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逐步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适时发展私人法律顾问,通过案例牵引、以案释法定向定点聚焦问题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真正实现“精准滴管,事半功倍”的普法质效。

  五是聚焦问题提品质。聚焦“农业、农村、农民”中的难点、热点和盲点问题,积极与民政、公安、法庭等部门沟通协调、整体联动和一体化运作,达到及时有效地发现群众法治需求又能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借力社区管理网格化的经验做法,调动社区志愿者、网格员和楼栋长等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聚力网格效益最大化,全方位多维度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地矛盾化解和纠纷排查,为农业繁荣、农村发展和农民富裕提供厚实的法治服务。

  六是建章立制厚民生。发挥专业律师法学功底深厚和法律实践丰富的优势长处,当好村(居)民自治组织的法治参谋和法律助手,为村(居)重大活动提供法律意见,寻求法律支撑,提高村(居)两委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精准开展村规民约、社情民意的审核、把关及研判工作,定期对村(居)开展法律体检,减少村(居)两委决策的法律风险,为村(居)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栖霞区司法局  张应亮  王莹莹)